2007年7月31日 星期二

世界宛如一只蛹




欣賞小朋友的塗鴉,總會發現許多驚奇的世界,小朋友總能從自己的塗鴉中,說出許多故事。能夠這樣自在無限的發掘內心寶藏,應該是身為人類最大的幸福了,看著小小孩的快樂自在,是否有些快樂的秘訣,是我們該從小小孩身上學習的!

世界宛如一只蛹 摘自人本『以塗鴉對抗填鴨』/ 藍劍虹 文

一則關於塗鴉的故事

世界或真實其實恰恰宛如一只蛹,
唯有動手塗鴉的「手眼協調」者,
能發覺讓「生活的無限潛在可能性…從其蟄伏狀態中喚起」的秘密:
那是使「真實」成為可蛻變的能力。

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人詢問維納斯關於美的秘密。維納斯的回答只有兩個字:「沈睡。」答案比問題更像個謎。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謎來解謎。聖修柏里在《小王子》中出了道謎,謎面以畫構成。作者在六歲時看過一本描寫原始森林的書,書上說:「蟒蛇不經咀嚼就吞下整隻獵物。吃下之後就再也不動了,以六個月的時間來睡覺消化食物。」看後,作者費了一番功夫畫了他生平第一張畫(如圖一)。他把這張畫拿給大人們看,並問他們是不是被這幅畫嚇到了。但是大人們卻說:「嚇到?人怎麼會被一頂帽子嚇到?」

沒有任何大人理解聖修柏里畫的是一條吞食了一頭大象的蟒蛇。為了解釋,作者又畫了第二張圖(如圖二)。這一來,大人們都懂了,但是換成小孩不懂了:他不懂為什麼「大人從來都不想自己去瞭解事情,而總是要小孩子不斷的、不斷的解釋給他們聽?」這個不解一直持續到作者長大。每當他碰到一個還算聰明的大人時,他便拿這張「在睡覺的蛇」給他看,而不管是誰都會說:「那是一頂帽子。」之後,他就再也不會和那人談原始森林或是星星之類的事,而只和他談「橋牌、高爾夫球、政治和領帶」等等八卦瑣事。聖修柏里的畫謎,與其說是一個測驗,倒不如說是一個質疑:質疑為什麼只能描繪眼睛看的見的,而不能是眼睛看不見的?質疑為什麼藝術作品總是放在觀眾的角度下被批判,而不是從創作者的角度下來考量?聖修柏里的繪畫才能被大人的不解否定掉了,就因為他畫的圖沒有人看的懂。

聖修柏里藉由這個畫謎區分了兩種不同的眼睛,一種是被動的眼睛,如那些大人,他們「從來都不想自己去瞭解事情」,而只要現成的解釋;另一種是主動的眼睛,那是屬於創作者的眼睛:主動搜尋「前所未見」,並建構、創造眼前的事物。如哲學家卡希勒所說:「為了思考、欣賞藝術作品,觀眾必需以自己的方式來創造這一藝術作品。我們若不能在某種程度上重複或重新建構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那我們就不能對它有所理解或感受。

在主動的眼睛那裡,創作與觀看是同一件事。相反地,被動的眼睛,是盲的,如小王子所說的:「人的眼睛是盲的,他必需用心來看。」被動的眼睛是一個只想舒舒服服消費創作者苦心經營的成果,而不願花一絲心思去進行想像的「不事生產」的純消費者。在那裡,觀看和創作的聯繫被徹底切斷了,而任何審美活動也不可能發生了。

聖修柏里的畫其實也是一個邀請:邀請觀看者主動的介入,去創作出眼前的圖像,就如同畫家克利所說:「使不可見的成為可見的。」,「看不見的」,意指著無限潛在的可能性,如卡西勒:「它默默的等待著從蟄伏狀態中被喚起而進入意識的明亮而強烈的光照中」,這即是美的誕生。這過程就如同毛毛蟲從蛹中沈睡醒來,蛻變成蝴蝶這一美的象徵過程。維納斯的謎便在此解開。而那只沈睡的帽子,也正恰恰如蛹。

創作,或者簡單的說:塗鴉,正是轉化真實與虛構、想像的能力。它,使人得以看到轉化現實的可能性並得以實踐的能力:世界或真實恰恰宛如一只蛹,唯有能動手塗鴉的「手眼協調」者,能發覺讓「生活的無限潛在可能性…從其蟄伏狀態中喚起而進入意識的明亮而強烈的光照中」的秘密:那是使「真實」成為可蛻變的能力。這即是成為創作者之意涵,如德勒茲所說:「做為藝術家亦即意味著作為…生命的新的可能性的發明者。」

在此新世紀,讓我們祝福說:「能動手塗鴉的人有福了。」

2007年7月30日 星期一

【丸子的美術課】火車大旅行


(請點入左方flickr網站欣賞小朋友的創作) 96/07/26

連接、串連的概念,再加入其他生活的元素。(順便帶出孩子旅行的經驗)

藉由火車或捷運說明連接的概念:車廂連著車廂,道路連著道路,河流連著河流,將我們送到想去的地方,沿途還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選了兩本繪本:夏天的早晨 / 谷內綱太 、喂!下車 / 約翰伯寧罕
一直都很喜歡谷內綱太的作品,大面清麗的色塊,簡潔的風格,單純清新的表面卻蘊含著無限的想像。另一本也是我很喜歡的作者,而且似乎很多小小孩也都認識他的作品呢!約翰伯寧罕的這本作品蘊含了一些深層的環保意識,如果可以藉著念故事書,讓小小孩自然的體認到珍惜地球資源,那是很棒的一件事。

幾乎很多小男生都是火車迷,一聽到今天是要畫火車,簡直興奮極了!暑假到了,爸爸媽媽也都會帶著小朋友出遊,趁此也可讓小小孩勾起一些愉快的旅遊記憶。

每個小小孩對火車的觀察和經驗都很不一樣,看看他們的作品,就知道每個小小孩關注的經驗是什麼,真的很有趣喔!

我非常喜歡鐵道旅行,以前的景觀工作經常也會接觸到,通常鐵道沿線都是風景最讚的地方,如果台灣的鐵道旁邊可以再闢出一條自行車道,然後種一些可以遮蔭的大樹,應該會很吸引許多自行車和鐵道迷做多元的鐵道之旅吧!

2007年7月19日 星期四

【丸子的美術課】小小孩的畫臉課


今天的主題是“面具”,參考了很多書,發現幼兒幾乎都玩過面具。但我的想法有一部份是想延續上一堂課的“另一個自己”。既然美術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那就得先從自己開始,先往內看自己。讓小朋友從小就可以時時觀察自己,這觀察可能是由外而內,也可能是由內而外。古今中外的大畫家,就算畫過無數的傑作,終其一生,最有興趣的主題還是自畫像。自我的主題老少咸宜,永不退潮流!

由於昨天在引導上完全沒辦法帶入面具的主題裡,所以今天一定要想個辦法調整這個部分,越小的孩子對越真實的東西擁有無比的好奇心,如果昨天是讓孩子直接往臉上塗鴉,而不是透過做一個另外的面具,或許就能讓他們好好享受這堂課了。說是面具,倒不如說是畫臉課更為貼切。所以,今天多準備了畫臉的彩膏。另外也多準備了幾張面具和黥面的圖片,還有非洲鼓、非洲的音樂,讓孩子盡量可以融入情境裡。

經過一番引導,小小孩對著鏡子往臉上又塗又抹,還可以想像許多的角色扮演,好像臉上圖了一些東西後,就可以變成另外一個人。(可點入左方flickr視窗裡,欣賞上課的照片)不過對於比較內向的孩子,還是需要一點轉化的時間。

畫完臉後的孩子,似乎都很開心,因此決定帶他們出去逛大街,讓外面的叔叔阿姨看看他們繽紛的童顏。新店路平時的人煙稀少,只有幾個阿公阿媽,覺得不過癮,再到7-eleven讓更多人看看,想說也讓他們開心一下嘛!天真的孩子喊著:哥哥!你看我的臉!沒想到那個店員哥哥竟然面無表情,還刻意閃避小小孩的呼喚,唉!

這時就讓我想到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寫過的話:「有時候我覺得整個世界都在硬化成石頭: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儘管因人因地而有差別,但無一生靈得以倖免。」

2007年7月18日 星期三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文 / Sally Grindley 圖 / Susan Varley


驢子總是在角落邊,充滿智慧的點點頭,嚼著青草。

兔子的家有很多門,牠總是在每一扇門來來回回、蹦蹦跳跳的忙進忙出。

驢子年紀很大了,也知道很多事情。
牠說:我知道為什麼樹葉從樹上掉下來,也知道蜘蛛如何織網,還有,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兔子年紀很輕,很想學習。
牠請驢子把知道的事全部告訴牠。
「好吧!我就把所有我知道的都教給你。」老驢說:「真的很多很多喔。」

小兔子興奮的在草地上跑著、跳著,滾過來、滾過去。
「我會把所有我知道的事情全部都教你,可是,你必需要乖乖坐好、仔細聽,這樣我才能教你!」老驢說。
「我會坐好,仔細聽。」小兔子答應著。

「首先,我來告訴你,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老驢開始說了。
「好耶!我真的很想知道,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但是老驢才開始沒多久,小兔子卻急著想知道土地為什麼是褐色的。
不等老驢說完,小兔子又注意到路邊黃色的小花、紅色的莓果,還有白色的蝴蝶。

老驢有點懊惱的坐下來,邊嚼著青草,邊等著、等著、等著。
小兔子終於回來,然後告訴老驢:莓果為什麼是紅色的。
老驢說:我早就知道了。聽著,我現在要睡覺了。
小兔子說:可是我還沒學到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呀!我真的好想知道耶,我明天可以再回來上課嗎?
老驢認真的說:你必需要乖乖坐好、仔細聽,這樣我才能教你!
「我會坐好,仔細聽。」小兔子答應著。
「好吧!明天我就把所有我知道的都教給你。」老驢說:「真的很多很多喔。」
小兔子開心的跳了起來,然後跑著、滾著,一蹦一跳的穿過草原,回家吃晚餐。

隔天,老驢又開始告訴小兔子,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但是老驢才開始沒多久,小兔子卻對太陽、星星和月亮好奇起來了。
不等老驢把話說完,小兔子早已經一蹦一跳的去追天上一朵朵看起來像狐狸和貓頭鷹的雲了。
老驢失望的坐下來,邊嚼著青草,邊等著、等著、等著。

小兔子終於回來了,牠急著宣布牠的新發現:「有時候太陽出來了,還是能看得到月亮喔。」
老驢說:這我早就知道了。聽著,我現在要睡覺了。
小兔子說:可是我還沒學到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呀!我真的好想知道耶,我明天可以再回來上課嗎?
「最後一次機會囉,」老驢說:「而且你得要乖乖坐好、仔細聽,這樣我才能教你!」
「我會坐好,仔細聽。」小兔子答應著。
「好吧!明天我就把所有我知道的都教給你。」老驢說:「真的很多很多喔。」
小兔子興奮的跳起來
牠跑著
滾著
一蹦一跳的
穿過草原,回家吃晚餐。

隔天,老驢又開始告訴小兔子,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但是老驢才沒說多久,小兔子卻很好奇小鳥為什麼能飛。
不等老驢說完,小兔子跳上了山坡,嘰嘰咕咕的學著小鳥唱歌,使力的揮著腳,想學小鳥飛。
老驢真的很懊惱,邊嚼著青草,邊等著。
等著,等著。
小兔子始終沒有回來。

老驢準備睡覺了,牠看著草原。奇怪,怎麼不見小兔子的蹤跡?
老驢有些擔心了,決定去尋找小兔子。
老驢慢慢的往草原走去,走到黃色的花叢前,往裡面探頭找,小兔子不在花叢裡。但是,老驢看到蜜蜂正忙著從花蕊上採花蜜。
「啊,我從來也沒注意到,原來,蜜蜂是用腳來沾花粉的」老驢自言自語著。

老驢再出發了。牠輕快的走著,偶爾抬起頭來,牠注意到一朵朵看起來像綿羊一樣的雲,正飄過天空。
「好久沒玩這樣的遊戲了。」老驢笑著說。
老驢來到兔子剛剛跳上的山坡,小心翼翼的看著四周,沒有人在看牠,老驢快步往下衝。繼續衝,享受著涼風輕拂過耳邊和全身。
「好久沒有這樣舒服的感覺了。」老驢開心的笑著說。

老驢發現小兔子正靜靜的坐在花叢裡。
「噓……」小兔子對老驢說。
「我正擔心你呢,你在做什麼呀?」老驢說。
「我在數瓢蟲身上的點點呀,你知道嗎?每隻瓢蟲身上的點點都不一樣喔。」
「這~我倒從不曾注意過,我懂得很多,但我不知道每隻瓢蟲身上的點點都不一樣。來,讓我瞧瞧。」

就這樣,小兔子和老驢靜靜的坐在一起看,他們數著每隻瓢蟲身上的點點。
直到好久以後,小兔子打個大哈欠。
「驢子,我出不來了,請幫忙。」
「來,抓住我的耳朵」老驢低下頭,把小兔子從花叢裡拉出來。
「走吧!我們回家。今天,你教了我新知識,明天,我再教你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可是,我已經知道了呀!」小兔子說。
「你知道了?」老驢很驚訝!
「因為,那時候只剩下藍色的油漆嘛!」

老驢笑了,忍不住的跳起來,踢踢腿。笑得滾在地上打個圈。
「這是我聽過最有趣的事。來吧!坐到我背上來,我帶你回家。記住,你得要乖乖做好喔!」
「天空到底為什麼是藍色的呢?」
老驢開始告訴小兔子,關於陽光的折射和空氣中的塵埃等知識。只是,不等驢子說完,小兔子早就睡著了。
「沒關係,等明天再繼續說吧!」老驢微笑對自己說。

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丸子的美術課】蜘蛛織網吃蟲蟲









這是一堂讓孩子自由編織的課,也是造形最基本的點、線、面概念。不過幼兒最主要就是讓他們用自己的雙眼和雙手去體驗,這堂課希望能夠訓練他們的小手抓住繩子來生產出一件作品。

本來的想法是連珠針都想讓孩子自己來決定要插在哪裡,但上了課才知道這樣會讓整個過程太複雜,所以我還是先隨意的幫每一片保利龍板插上珠針,單純的編織就好了。

這堂課上完發現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引導的部分除了蜘蛛網,還有蠶寶寶,然後再衍生出各種布料的編織,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再詳細介紹原住民的編織,引導的內容可以是非常豐富的。不過小小孩還是將內容單純化會好一點。

保利龍板和珠針應改成木板上直接釘上鐵釘,這樣就不會讓孩子在編織時還要應付跑掉的珠針,這樣的狀況會讓孩子有挫敗感,單純編織的原意也會因應付別的問題而變的複雜。

很有趣的部分是孩子往往會在我安排的一整個過程中脫軌演出,自己創造出自己的玩法,例如抓著一團打了結的繩子,來回的拋出又收回,模擬釣魚的模樣。也有些小朋友會先用畫筆把插在紙上的珠針(蟲蟲)一個個圈起來,這樣他們才看的到蟲蟲在哪裡。這些都不是在我預想之內,但卻是孩子最珍貴的創意。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丸子的美術課】黑與白




今天我想要傳達“對比”的概念,黑/白、輕/重、大/小、多/少,這個概念是從繪本「月亮看見什麼」裡聯想到的。一張圖畫得構成元素裡,很多是這樣的形式概念,因為底部的黑才能讓亮色系跳出來,線條與形體的結構也有著各式各樣群聚與分散的節奏變化,這些對比與形式的變化則依著創作者的心跳脈動隨之流動,因而讓作品有了生命。

但面對3~4歲的孩子,要傳達這樣的概念有著很大的困難度,但持續玩了幾節課的不同媒材,雖然這樣的構想在傳達的過程裡很容易讓教學者感到挫敗,但我覺得還是有傳達的必要,這樣的概念或許有機會成為頓悟的養分。而這也可以讓教學者不斷練習如何引導孩子將畫畫作為一種情緒表達的出口。

還好,孩子的反應沒有想像中的無感,只是缺乏持續的耐心,我想下次如果以更生活化的例子會比較吸引他們。

概念傳達完,我要他們在黑紙與白紙上用不同顏色的蠟筆來體會兩者的差別,其實他們不像我想像的真的毫無概念,有些馬上就知道黑只要用白蠟筆或亮一點的來畫最清楚,有些則比較不那麼在乎。不過我覺得都ok,都是很好的過程。

後來比比媽建議可以讓孩子塗大黑板,孩子看到大黑板簡直樂不可支,開始比誰可以畫得最高,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最高(真是欣賞小小孩的這種自信),不過可能因為太好玩了,小孩搶著玩板擦,搶著搶著就吵起來了……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丸子的美術課】五歲柔杏的畫



這是五歲柔杏的畫,這個年紀的畫似乎已有一些具象的輪廓了。也較能讓一般大人們欣賞,溝通之間似乎可以有了橋樑。但柔杏的畫不只是符合這個年紀的水準而已,我覺得柔杏特別之處是他的用色活潑大膽,而且說什麼都能立即把東西的特點迅速描繪出來,還可以說上好幾個故事。感覺的出來是個快樂的孩子。

柔杏來上課不久,之前也沒上過任何畫畫課,因為他的爸爸很喜歡畫畫,常常和柔杏一起玩畫畫,或許柔杏遺傳了愛畫畫的爸爸的基因,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父母輕鬆快樂的陪伴,讓她覺得畫畫這件事真是愉快。柔杏的畫沒有太刻意的指導,而是自然發展出來的。每個小孩都有各自的發展階段,爸爸媽媽其實不必太擔心小孩畫不出什麼東西來,年紀到了,小孩的視覺與肌肉發展到達一定程度時,自然就會有具符合年齡階段的表現了。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給予太多應不應該的批判而壞了孩子畫畫的胃口!

就如資深畫家雷驤所言:「不用給小孩太多的技巧訓練,比如說臨摹,『畫得像』這件事,因為,隨著小孩的生理發展,以及客觀環境的轉變,孩子自然就有看到、學到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孩子的身旁有沒有一顆愛孩子的心,而不是在孩子畫畫的一開始,就評斷孩子的畫,造成孩子認定自己『不會畫』。」
幼兒最需要的就是盡情的遊戲與大人的關愛和陪伴,幼兒的畫畫課,就是放下想讓孩子成為畢卡索的想法,提供一個安心遊戲、畫畫的環境。玩得夠、畫得夠的小孩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