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日 星期四

【丸子的美術課】洞洞的聯想


這是預先擬好的上課內容:

﹡作品表現的幾種可能:
1. 平面性的拼貼堆疊。
2. 立體式的紙浮雕。
3. 做成具實用性的作品,例如:衣服、帽子、手環等。

﹡準備教材:
1. 試著找出相關聯想的故事。(穿過隧道)
2. 做幾個立體的小山洞。(用紙板做成)
3. 紙板剪出的洞(有星形、花形、圓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等各種形狀)。
4. 找出現實物裡的洞洞。(手提包的提把、脫鞋、嘴巴、眼睛、望遠鏡、手環、杯子的把手、鑰匙圈、開罐器…….)
5. 準備幾張大的白報紙(用手撕或戳洞洞給小朋友看)。
6. 三個呼拉圈。
7. 打洞機。
8. 剪刀。
9. 膠帶 / 膠水。

﹡課程引導:
1. 先讓小朋友的身體鑽進洞洞裡,體驗洞洞的感覺。(身體上的體驗)
2. 在小朋友的山洞上挖出幾個小洞,然後用手電筒照,讓光透入。
3. 拿出幾個準備好的洞洞教材,讓小朋友瞭解洞洞的概念。
4. 用手戳或撕出洞洞,讓小朋友也自己來。

小朋友喜歡其他小朋友還沒來之前先躲在桌子底下像洞洞的地方,小孩聽到躲藏之類的遊戲都開心的很,所以這真的是小孩喜歡的方式。等其他小朋友來了以後,請他們找出躲在教室洞洞裡的小老鼠,於是他們開始找,小孩對這真的很有興趣耶,回想自己小時候也是樂此不疲阿!

有了輕鬆愉快的開場白之後,小朋友也都很輕鬆愉快,其實這班的小孩來上課幾乎都是家長和小朋友都很輕鬆,感覺是來放鬆然後再玩一些在家裡被禁止的遊戲。說是上美術課嗎?他們好像還搞不太清楚哩!不過我覺得我的想法是盡量帶,而我也正在學習如何帶這麼小的小朋友。

我先秀了一下我製作的教具,示範用手打出一個洞洞,然後再讓小朋友自己打打看,我可以感覺那一刻小朋友的心有種雀躍和痛快,但是不是洞洞,他們一點都不在乎。打完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把玩桌上的東西,根本不理我下一個步驟正要示範撕洞洞呢。其實他們真的不在乎我想做什麼或我說了什麼,所以這部分以後需要調整。

打洞機對他們來說似乎還太吃力,小手的力氣不夠,也握不穩。所以打起洞洞來有些吃力和挫折,所以有些人玩玩就不玩了。這個部分也可看出小朋友不同的性格,有些個性上比較喜歡挑戰,也很堅持;有些是覺得不好玩就馬上不玩的,有些則喜歡把所有可以塗的都塗滿在手上,最喜歡玩觸覺,用掉了一整瓶膠水還覺得不夠;還有極端的不沾手,雖然也很想試試膠水塗在手上的感覺,但過一會就會覺得手太黏了要去洗手;年紀較小的孩子,通常搞不清楚究竟在做什麼,然而探索的精力和膽量則是會嚇壞大人,而且越不允許的事越有興趣,小小孩的探索是創造力的開端,只要在許可範圍之內就讓他們盡情嘗試吧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